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新闻>>校园动态>>文章内容
香槟数学日 | 四性课堂:循着学生的思维进阶而行
发布时间:2023-10-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许佳佳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为探索新课标理念下“四性课堂”的有效实施路径,促进数学课堂育人方式的变革。10月26日,数学组进行了常规数学教研活动。

一.课堂展示

第一节课潘婷婷老师执教《认识平均分》

潘老师以唐僧师徒分桃吃为背景,让学生通过分圆片,体会6可以分成2堆的3种不同分法,其中每堆分3个比较特别,从而引出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分的概念。随后提出问题,6个桃还可以怎样平均分?让学生按照平均分的概念,感受不同的分法。

 

第二节课陈烨老师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陈老师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重在让学生感悟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不仅要会解决问题,还要会从已知条件出发,想出由这些条件所能解决的问题,并最终与所需解决的问题建立起联系。

 

二.交流评课

张翼香老师:第一节课平均分的本质内涵是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操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平时的课堂中,动手操作一直是老师比较头疼的问题,因为低年级孩子天生好动,组织教学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潘老师组织学生操作的有序性很好。本课全班统一操作圆片和小棒有4次之多,操作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好的保证,这样的操作有效的让学生抓住平均分的本质。

 

吴迪老师:陈老师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陈老师以猴子摘桃为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教师让学生多读多想多说,让学生充分理解题意,即“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5个”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多数学生在充分理解后就会形成自己的解题主张,很自然的依次计算出第二天、第三天等各摘多少个桃。这些想法是他们根据条件向问题推理的结果,是分析数量关系的结果。

 

杨世云老师:习题中有一题涉及到生活中球的反弹,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落下高度的一半”这句话,陈老师精心设计了视频演示,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直观,具体,使得数学学习不再抽象。

 

徐倩老师:1。潘老师注重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课的开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会三种分桃的方法,体验分桃的多样化。通过分类比较知道当每份同样多时就可以表示平均分。2。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学具摆一摆、圈一圈、分一分多次感受平均分的含义和平均分的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能力。

 

殷巧娟老师:陈老师在每一个环节之后都会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感受策略的意义和价值,积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维经验,形成策略意识。第一个环节“情境导入,引发思考”后感受到两个相关联的条件,只要找到了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就能解决一个数学问题。第二个环节“经历过程,感悟策略”后体会从条件出发,一步一步求出问题的方法,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策略就是——从条件想起。第三个环节“变式练习,内化策略”后总结可以根据两个有联系的条件,求出一个问题,再把求出的问题作为新的条件,和另一个有联系的条件,再求出一个问题。

三.高位引领

陈校长给予两位上课老师充分肯定,同时从新课标的角度高位引领,用心的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也耐心为老师们解惑。

第一节课陈校长肯定了潘老师的提问引导语的改进,突出“平均分”这种分法的特殊性,加深学生对平均分含义的理解。陈校长带领老师们具体解读例题的内核含义,对平均分两种分法进行区分,强调第一课时重点学会推理性表达“有几个几”,对未来学倍数关系打好基础。同时强调有序思考,从每份1个开始思考,对练习题分12根小棒铺垫。

第二节课,陈校长对于例题从条件进行分析给予充分肯定,聚焦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得出什么信息,提出不同问题,追问是根据哪些条件可以想到这个问题,提出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使他们进一步巩固对相关策略认识。陈校长提出陈老师课堂能够重视学生语言表达,但学生的符号表达仍需加强,对于具体算式的落实需要重视,敢于放手,变题可以充分给孩子们进行自我探索,同时对练习题的选择提出需要指导画图帮助理解题意的方法。

 

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此次教研活动活动的开展既为青年教师提供了锻炼成长的平台,又为其他各年段组教师提供了互观互学、交流研讨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了全校数学教师共同学习新课标成长的进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